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正念減壓課程分享—解開生命密碼的Stephine

前言


大念處經開宗明義:諸比丘!此是清淨眾生,度憂悲苦惱,成就聖道,體證涅槃的唯一道路,名曰四念住。這是佛弟子耳熟能詳的經文。四念住是三十七道品之首,也是八正道中正念之核心。先師妙境長老常常耳提面命弟子們說:做為佛弟子要調伏煩惱,得身心安住,乃至成就聖道,必須修習四念住。長老本身是非常重視修習止觀,辦佛學院講瑜伽師地論也是他老人家指導修習止觀的一片苦心孤旨。因此,法雲佛學院一開始就是學習四念住。自2000年以後又有機緣接觸到上座部緬甸馬哈希大師在美國的道場---如來禪中心(Tathagatha Meditation Center),學習上座部的內觀禪法。那時很幸運地,Sayadaw U Silanada喜戒禪師和Beelin Sayadaw比林禪師住持TMC,還有Sayadaw U Pandita長老班迪達也定期遠從緬甸來指導禪修。因為如來禪中心離我家長不遠,得人時地利之便,這些年也陸續參加其中心舉辦的禪修,對四念處的修行越來越能得力和受用。因此,也更加體會佛陀講大念處經的意趣和內涵。同時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也在法中得到相當程度的依護和受用,真是感恩佛佗和許多善知識的教授教誡。

2008年,因緣際會我的諮商教授知道我的學佛背景和禪修經驗之後,很欣奮地問我:妳知不知道美國現在很流行的正念減壓課程(MBSR)和其發起人Dr。Jon KabatZinn?我說不知道!他一副很難相信的表情,讓我感到好生尷尬。因此,他很熱心把我推薦到師資訓練的課程。正巧當時還有三天就是下一梯次的課程要開始了,老師幫我連絡了BobStahl(負責北加州MBSR訓練的負責人),在受訓過程中我們必須參與學員的實習經驗,茲此記下了一些感人的故事給大家分享。

Stephine的故事

Stephine是位中年菲律賓裔的美國人,在第一堂課所有參加的學員都要自我介紹,並說明來參加這課程的原因。當Staphine介紹她自己時,我被她那低沉且細若游絲的聲音嚇一跳,我直覺她內心好似有千年的悲慟。她說她和先生認識二十六年,結婚二十三年,突然有一天她先生沒留半句話,人就走了不見了,從此了無因訊。這個晴天霹靂,她好像是一隻活生生的雞,突然背被丟入冷凍庫。日子過得了無生趣,每天無精打采過日子。看了家庭醫師醫半年還是,沒有進展,只好把她轉介過來。她很坦白地說:我也不知道這課程對她有效否?但她沒有其選擇,只好來試試了。這些話娓娓道來她的痛苦,當場聽了她的自述包括我在內有許多人都深表同情。我們沒有把握她還會不會再來上課?很驚訝地!她第二週又來了,課堂中她還是沉默的時刻多。但到第三週她開始發問問題了,很多人都投以驚奇和興奮的眼神,之後接下來的幾週上課,她像一般人一樣能和大家一起互動了。

到了課程要結束的最後一週,規定每個學員要心得報告,其中有一些進步學員的故事也很振奮人心。例如一位二十二歲如花似玉的西班牙姑娘名叫Jessica,當初來上課是因為怕看牙醫,每次去看牙醫就緊張得好像要窒息。八週上完了,她說現在雖然還是不太喜歡看牙醫,但比較不會緊張了;並且和同事以及家人的關係也改善了很多,她的笑靨也更加明亮了。另外一位男士名叫Jack,他因為運動受傷,關節和腿骨手術過幾次,而且經常會疼痛,有時痛得想把腿砍掉,因此心情很煩惱。不過,上完八週之後雖然腿還是會痛,但他心情比較不會被干擾,因此他說日子也好過多了。我們也很為他高興!

輪到Stephine講她的心得時是讓我們全場最震憾的一位,她說:我現在雖然是單親媽媽,但她很快樂。我們大家都睜大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投以非常好奇的眼神和表情,怎麼啦,Why為什麼?她也知道我們的好奇與驚訝。因此,她娓娓道來她的故事和轉變。她是家中六個兄弟中唯一的女孩,不但是父母的千金,更是眾兄弟們的公主。她從小三千寵愛在一身,周遭的人只有討她的歡喜,給她想要的東西,但她不知道如何給別人,這種行為模式無意間一直伴隨她長大,也延續到她的婚姻。而先生也對她好,凡事百依百順她,卻忘了他的需要,最後他愛情乾枯了。沒有惡言相向,沒有留下隻字片語就走了。她想到自己這麼多年的無知和不體貼,她原諒了先生也原諒了自己。原諒先生忍受了這麼多年,原諒自己從小沒有學習到施予和關懷他人的無知。此時,她才真正瞭解自己的缺失,並且原諒先生的離去。她心中沒有怨對,真是不可思議!當場有些心理的專業人士也大呼不可思議(unbelievable),因為從心理諮商或治療師的角度來看,婚姻療傷期是與結婚年限成正比。結婚二十三年,能在短短八週收到這樣正向效果,簡直是太神奇了。我們有許多人感動得流淚了,一方面也為她高興。我的眼淚也不知不覺地訴漱漱流下來,內觀修行太不可思議了。此是痛苦的止息的最佳證明,Stephine澈底的了解到她的苦因苦果的緣起和因果關係。

當晚下課後我走出教室,望著一輪明夜高掛在空中,內心真是百感交集。自家佛教修行的寶藏,曾幾何時被忽視了;而今卻在西方社會給發揚光大,除了感到慚愧之外,深感這種自利利人的修行方法應該在大乘菩薩道的本土發揚光大。


感謝美國加州MBSR指導老師蔡淑英分享此文

延伸閱讀:

蔡淑英:淺談正念練習的好處與運用 (上)
蔡淑英:淺談正念練習的好處與運用 (下)
何謂正念?(當下,繁花盛開 /作者:喬.卡巴金博士 )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淺談正念練習的好處與運用 (下)



二、瀕死的經驗

這件事發生在2009年夏天,家中正在整修房子,而當時又必須去台灣講課;除了為家事煩瑣勞累之外,內心也有部分焦慮;因為此行一去必須兩個月才能回美國,中間工程上會發生什麼狀況,實在無法預計。因此,一面忙一面累又難免掛心,就這樣有一天上午十時左右,我在主臥房整理東西,突然感覺自己的雙腳無力像奶油一般地溶化,驚覺這種狀況不對,同時人也不知不覺要倒地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趕緊抓住床沿,爬上了床躺著不敢動,因為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狀況。此時想叫,嘴巴不聽使喚;想伸手打電話,手也不聽使喚;在那時刻身體全然不聽使喚,只剩靈明的意識。我心中一方面知道這情況不對,但是一點也無能為力。面對這種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狀況的恐懼時刻,我把雙手交叉抱緊在胸前,很專注地觀察下一刻要發生什麼,此時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更沒有時間煩惱,只有全然地專注。就在那集中全然地專注裏,進入了無法言喻的宇宙大寂靜,此時世界甚至宇宙一切都停止了,心中是那麼深刻地感到安詳寂靜與平和,好似大涅槃的境界。這種經驗,甚至禪修中的禪悅或輕安也無法相比較的。等我回神過來,四肢能動了,這種感覺也消失了。一看時鐘十點半,再想體驗那種時刻也沒辦法了,心理清清楚楚知道回到塵世中了,真是心有戚戚焉!

經過此事件,也讓我親身體驗,死亡其實不是那麼恐怖與悲傷的—只要當下沒有妄想、顛倒、恐怖。那種寧靜、安詳、自在與遼闊,一順間進入大光明無形無相的世界,何等清淨美妙,世間是萬萬找不到,也無法體會的。


三、心淨國土淨
Tathagata Medtation Center (TMC) in SanJose,此道場是南傳上座部依緬甸大長老馬哈希傳承,指導內觀禪修的地方,成立於1970年代。記得當年1988年,初次和友人一起去造訪,很訝異進入眼簾,看到的只是一間陳舊而且面積很小的西班牙式木造房子;然而,當我們進入廳堂時那一剎那間,卻讓我驚訝地倒吸一口氣。Sayadaw U. Silanada正端坐在前面像一尊古佛那麼安詳肅靜。小小廳堂內坐滿了一二十個人,人人幾乎腿靠腿的併排而坐;當時是盛夏,卻沒有絲毫擁塞和燥熱之氣。那種莊嚴肅穆的情景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因此,印象十分深刻。而且廚房和周邊設備也很簡陋,記得當年冬天去參加感恩節的禪七,飯廳是用防雨布臨時搭建的,吃飯時大家在颼颼的寒風中細嚼慢咽,真是刻苦。

然而,一年又一年所看到的是房舍和周邊環境一點一滴的改善,停車場、經行道一寸土、一塊磚地鋪起來;院子裏的一草一木,一棟棟小木屋和寮房,全靠這些經過戰爭流亡到海外的越南居士們經久年親手所建立起來的,沒有對外募款,也沒請工人,全靠他們的團結、刻苦與敬法的精神。他們不只護法盡心盡力,也依教奉行,他們待人的清淨、親切與柔和是我很難在其他道場能感受得到的。這也是我最留戀的地方,它簡單樸實與清淨,道風和環境是那麼統一。

今年九月我去參加了兩個星期的禪修,五十多人參加,大家吃住練習坐禪行禪都在一起,但安靜得鴉雀無聲,好像入無人之地那麼寧靜安詳。而中心的工作人員態度也非常地誠懇和善,每天早午兩餐,廚房工作人員和義工做得是那麼營養衛生的餐點,讓我們吃得身心非常舒暢與高興。因此,每餐用餐前我都會先感恩一翻再進食,不是為了教條或禮儀,是發自內心的誠懇。還有對一位專門清潔廁浴個子非常嬌小的女士一個特別印象深刻。每次她來清潔,她都把浴室、廁所、洗手台、鏡子、地板無處不是打掃得乾乾淨淨、明明亮亮,讓人感覺特別舒服,真是令我相當肅然起敬。一個小女子做這樣卑微的工作,卻能把工作做得那麼完善,真是把正念用到家了,佩服啊!尊敬啊!

禪宗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就是在這不完美的世間看到它的美好之處。世間的美與偉大不是外在的亮麗或顯赫,而是在那份樸實與真誠。正念的練習有助於我們擁有一顆真善美的心,讓這顆優質的心照亮和撫慰這苦難的世間。這是正念練習最真誠地祝願!


感謝美國加州MBSR指導老師蔡淑英分享此文

延伸閱讀: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淺談正念練習的好處與運用(上)


什麼是正念:簡單的意思從字面上來說,〔正〕是善的意思,〔念〕是現在的心。更具體的說它是:當下專注和關懷的心。

它是一種客觀的心,當我們做任何事、說任何話、想任何事,如果有正念我們就比較能處於客觀及如實的狀態。有正念,我們的心是處於一種穩定和優質的狀態,因為沒有帶著負面情緒和成見或偏見來待人處事,我們就比較能活得快樂自在;而且,更能和自己或他人連接,這是健康的泉源和快樂的基礎。


它也是一種醒覺的心,古代的印度橋樑並不像現代一般發達,人們要過河,徒手渡河是基本模式。因此,自古印度有一種傳統,家中的年長者他會教導年少的男孩如何用正念來渡河。以木杖一步一步小心地注意當下會遇到的情境,也許急川湍,也許是腳下的坑陷,或有時水面飄來的浮物,也許是財寶,也許是浮屍‥‥‥諸如此類無法預知的情況,如果帶著正念就比較能安全涉水而過。這個傳統的教示很有深意,在我們人生的生命的長河中何嘗不是如此,有多少未知的境界我們會面臨,看好每個當下的一步,我們的生命和生活,就比較少惱少悔。甚而有之,更安詳自在幸福快樂!


正念不需外求,我們本來就有,只是需要哉培和開發;而且,隨時隨地它可以練習,不需要特殊場地、特殊時間、特殊配備,真是吾人內在最佳寶藏。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云:〔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來清淨,………。〕這個自性就是我們靈明的覺性,人人都有它,寶藏必須開發始能現前,正念的練習就是很好的方法。


以下是練習正念所得到的好處與大家分享


一、轉危為安


有一次我從台灣講課回到美國,身體感到十分疲憊無力,中西醫都檢查了,也看不出什麼毛病,就不太理會它。有一晚正在沐浴,突然感到頭部的血管像院子的水管破裂,血液急速地往上沖,在那迫不及防的危急時刻,還好自己平時有正念的訓練,馬上用正念來安住自己的心。我用最輕柔、最體恤的心以英文不斷地對自己說: Peggy,I know you are very tired, it’s ok you will be fine,一直重複地對自己說,好像安慰一個小嬰兒般。同時很警覺地、輕輕慢慢地、裹上浴巾,輕輕巧巧地走出浴室再移到床前,然後慢慢地滑入床上,靜靜地躺下並觀察呼吸,約過三分鐘不知不覺地進入夢鄉。第二天醒來,一切平安無事,真是度過一場驚險萬分的時刻!如果在那時刻我的慌亂起來,後果不勘設想,腦液血中風倒地了。


感謝美國加州MBSR指導老師蔡淑英分享此文


「正念學」講座


「正念學」講座

週日共修專題演講

當今西方醫學、心理治療、腦神經科學、教育學界,對佛教「正念禪修」的研究與應用,連同當代佛教學本有的對「正念禪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的研究,已累積相當的資料,足以形成一門跨學科領域的「正念學」(satiology)。
由於「正念禪修」是佛教修行的核心,並能廣泛地應用在醫學、心理治療與各級學校教育,是自利利他不可或缺的知識與技能,因此著重培養佛教人才的學術單位、寺院與僧團,實有必要積極學習、發展「正念學」這門與當代科學及社會密切相關的整合學科。

演講者:溫宗堃老師

昆士蘭大學宗教學博士
現任法鼓佛教學院專任助理教授、語言與翻譯中心主任;福嚴佛學院兼任教師。研究領域為初期佛教、巴利佛教、正念禪修的理論與實踐。
曾開設課程包括:巴利語文法、梵語文法、巴利佛典選讀、梵語佛典選讀、阿含經導論、長阿含經研究、中阿含經研究、增壹阿含經研究、雜阿含經研究、阿毘達摩泛論、學術論文寫作。

主辦單位:MBSC台北教育中心
演講時間:2012/11/11,pm4:00~6:00
演講地點:MBSC台北教育中心(台北市辛亥路一段7巷4號1樓)
適合對象:對「正念」有興趣或一般社會大眾皆可
講座費用:隨喜贊助場地費
報名方式:即日起,至11月10日(六)止,
電話:            02-23627968      (台北中心)
e-mail:sungyunfeng@gmail.com(雲鳳師姐)

原文節錄自:http://mbscorg.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22.html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MBSR正確的態度-不作判斷(Non-Judging) :不對自己情緒、想法、疼痛等現象作好或壞的價值判斷,只是純粹地覺察。





* 正念減壓練習(MBSR) 的七個態度

1. 不作判斷(Non-Judging) :不對自己情緒、想法、疼痛等現象作好或壞的價值判斷,只是純粹地覺察。

2. 保持耐心(Patience):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3. 初學之心(Beginner’s Mind):常保持初學者之心,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心事件的發生。

4. 信任自己(Trust):信任放下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

5. 無為不強求(Non-Doing):只是無為地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身心現象;(Non-Striving)不強求想要的目的。

6. 接受現狀(Acceptance):願意如實地觀照當下自己的身、心現象。

7. 放下種種(Let it go):放下種種的好、惡分別心,只是分分秒秒地覺察每個當下發生的身、心事件。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正念禪修在西方的應用與發展」講座



      「正念」(mindfulness)淵源自兩千多年前的印度佛教,此種藉以培養正念的訓練方法,被稱為「念處」或正念禪修,訓練的方式包括坐式禪修、行走禪修,身體掃描和日常活動的正念等。

        雖然正念禪修源自印度佛教,但是,其本質並無宗教成分,因此能夠融入美國主流醫學界。自從卡巴金在麻州醫學院附設醫院創立「減壓門診」(Stress Reduction Clinic),將正念訓練帶入主流醫學界以來,至今已三十餘年。現今,西方醫學、心理學界,基於正念的概念,已發展出多種「以正念為基礎的介入方式」(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用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

       隨著愈來愈多的正念研究出現,近幾年來正念訓練亦開始被運用在不同層級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乃至小學教育。本講座旨在介紹西方關於正念禪修運用於各層面的發展現況,以作為正念訓練應用於教育推廣之參考。

主辦單位:MBSC台中教育中心
演講時間:2012/11/23,pm2:00~5:00
演講地點:MBSC台中教育中心(台中市南區文心南路888號13樓之7)
演 講 者:溫宗堃  (澳洲昆士蘭大學宗教學博士.法鼓佛教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適合對象:對「正念」有興趣或一般社會大眾皆可
費    用:隨喜贊助場地費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11/17前寄發錄取通知)。 

張老師-正念減壓(MBSR) 課程2012/11月開班

**經過實證的根本減壓之道: 正念減壓(MBS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第一期學員心得回饋: 

「對改善日常壓力很有幫助,睡眠狀況也有所改善,希望未來能多辦類似課程。」
-- 劉鳳南(弘展能源科技公司負責人;義務張老師)

「當初抱著可在工作上幫助個案的初衷來上課,上課後發現自己也感受到正念減壓練習的許多效用。因為練習專注,所以在生活中能很快地覺察奔馳的思緒,並將其拉回當下,進而與其相安共生。」
-- 彭郁茹(恩主公醫院 臨床心理師)

「慢食使我更覺知自己吃的東西,吃的變得比較簡單、也比較滿足。」
-- 王詩淳(社會新鮮人)

「陳老師帶得很好,也很認真,收穫比原本預期的多得多!」
-- 葉琬喻(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家醫科主治醫師)


  正念減壓(MBSR)是1979年美國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Ph.D.)於麻州大學醫學院所創設之療程,結合東方禪修傳統與西方醫學/心理學研究,三十多年來西方學界與醫界已發表數以千計的研究文獻,證實其為一套有效的團體訓練課程。迄今北美已有包括史丹福大學附設醫院在內三百多家醫院及機構開設此MBSR,對象包括一般民眾、企業主、音樂家、運動員等,成效卓越,深受肯定。 

  台灣部分自2011年由陳德中老師首度引進台灣醫療體系後,亦效果顯著、廣受參加學員好評,現台北張老師特邀開課,以嘉惠更多國人。正念課程教您在生命不同際遇中,均可掌握自己、找到力量和智慧,讓您活得更自信、更喜悅。 

*課程介紹: 
一、內容說明(詳細內容將於11/12(一)免費課前說明會公開!) 
  (一)正念(mindfulness)與壓力 
  (二)實地練習指導    
  (三)團體討論分享 
  (四)每週家庭作業記錄與批閱 
  (五)將正念應用在生活中以實際減壓並處理各式問題 
二、時間:本完整課程為期八週,每週2.5小時,外加一日整日練習及2小時課前說明會 
  (一)課前說明會:101年11月12日(一)晚上7:00-9:30(免費!!) 
  (二)週間課程:101年11/19、11/26、12/03、12/10、12/17、12/24、(12/31停課乙次)、102年  01/07、01/14  每周  (一)晚上7:00-9:30 
  (三)一日練習:102年01月05日(六)10:00-16:30 

*研習講師:陳德中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諮商碩士,美國正念減壓(MBSR)心身醫學專業訓練,台大醫院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正念減壓療法指導老師) 

*研習對象: 
一、處於高壓工作環境之專業經理人、上班族群、以及研究生等 
二、一般社會大眾,特別是希望改善緊張、焦慮、失眠、長期疲勞…等困擾者 
三、有興趣之醫護、心理、社工、人資、教育等專業人士 

*報名資格:有意願改善身心現況,  並願花時間參與全部八週課程及完成家庭作業者。 
註:
1. 本課程不適合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如精神分裂症及躁鬱症等 
2. 請參加者自備墊子或瑜珈墊。 
3. 完整參加課程者將於結業當日,核發研習證書。 

*研習人數:說明會30-35人,正式課程上限25名,以報名順序及配合意願為錄取標準(額滿為止)。
.備註說明
*報名方式及費用說明: 
一、報名方式(請擇一方式即可): 
  (1)至「張老師」全球資訊網(http://www.1980.org.tw/web3-20101110/course.php)登入會員後即可線上報名。 
  (2)填妥報名表親送至中心: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20巷18號(大直捷運站1號出口) 
  (3)填妥報名表傳真:(02)8509-3618或E-mail:taipei.tc@msa.hinet.net 

二、研習費用:5,600元(11/12課前說明會不收費,但欲參加課程者皆須參加) 
<優惠方案> 
(1)11/12前完成報名及繳費享早鳥優惠價NT$5320 
(2)2人同行或持有效全職學生證享9折價NT$5120 
  
三、繳費資訊:(繳費後請將收據傳真至8509-3618) 
        (1)劃撥戶名: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帳號:19823746     
        (2)電匯銀行:台灣中小企業南京東分行(ATM代號:050)    帳號:090-120-680-58 

四、退費方式:上課時數已達1/3,恕不退費。 
       (1)說明會當天若發現不適合者,可全額退費。 
       (2)開課日~6日前辦理,可退費80%。 
       (3)上課時數未達1/3之前辦理,可退費50%。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MBSR正確的態度-保持耐心(Patience):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 正念減壓練習(MBSR) 的七個態度

1. 不作判斷(Non-Judging) :不對自己情緒、想法、疼痛等現象作好或壞的價值判斷,只是純粹地覺察。

2. 保持耐心(Patience):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3. 初學之心(Beginner’s Mind):常保持初學者之心,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心事件的發生。

4. 信任自己(Trust):信任放下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

5. 無為不強求(Non-Doing):只是無為地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身心現象;(Non-Striving)不強求想要的目的。

6. 接受現狀(Acceptance):願意如實地觀照當下自己的身、心現象。

7. 放下種種(Let it go):放下種種的好、惡分別心,只是分分秒秒地覺察每個當下發生的身、心事件。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MBSR正確的態度-信任自己(Trust):信任放下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



* 正念減壓練習(MBSR) 的七個態度


1. 不作判斷(Non-Judging) :不對自己情緒、想法、疼痛等現象作好或壞的價值判斷,只是純粹地覺察。

2. 保持耐心(Patience):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3. 初學之心(Beginner’s Mind):常保持初學者之心,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心事件的發生。

4. 信任自己(Trust):信任放下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

5. 無為不強求(Non-Doing):只是無為地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身心現象;(Non-Striving)不強求想要的目的。

6. 接受現狀(Acceptance):願意如實地觀照當下自己的身、心現象。

7. 放下種種(Let it go):放下種種的好、惡分別心,只是分分秒秒地覺察每個當下發生的身、心事件。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MBSR正確的態度-初心(Beginner’s Mind)-常保初學者之心,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心事件的發生





* 正念減壓練習(MBSR) 的七個態度


1. 不作判斷(Non-Judging) :不對自己情緒、想法、疼痛等現象作好或壞的價值判斷,只是純粹地覺察。

2. 保持耐心(Patience):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3. 初學之心(Beginner’s Mind):常保持初學者之心,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心事件的發生。

4. 信任自己(Trust):信任放下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

5. 無為不強求(Non-Doing):只是無為地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身心現象;(Non-Striving)不強求想要的目的。

6. 接受現狀(Acceptance):願意如實地觀照當下自己的身、心現象。

7. 放下種種(Let it go):放下種種的好、惡分別心,只是分分秒秒地覺察每個當下發生的身、心事件。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大環境變動的壓力,政府、NPO、社區與個人的因應方針


問題:近月以來,員工放無薪假,而無放假的員工則面臨工作量增加,對有家庭經營、貸款負擔的小老百姓,也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在這種狀況下,對政府或台灣非營利組織,能做些什麼,對人民是會是有幫助的。對一般百姓來說,在這種狀況下,用什麼心態或方法來調適,以度過這個低潮高壓力的時刻。有什麼建議,對這些日常舒壓有幫助的?

回答:應付目前低潮高壓力的時刻,最重要的是政府和民間都準備具體的因應措施。

從政府方面來說,像美國有失業補助金、求職教育補助、房貸改革以及中產階級減稅方案。企業界也會做出相對的因應措施,例如:一份正式員工( a full time job)工作可分成兩人工( 2 part time job ),這樣不會一個人工作負荷太重,而且讓兩人同時有一些收入來維持基本需要,這是人道的考量。

台灣面臨經濟的挑戰相當嚴峻,因此企業的轉型就必須急取直追。這需要政府和企業真誠地溝通和考量,為大眾的現在和將來做深刻檢討和合作才能突破困境。而不是消耗空轉的政黨內鬥與勞資對立,對社會和國家不會有建設性的貢獻。

在民間方面也有很多可行措施,例如:資源的互相交流、問題的分析和探討、學習新的專業技能、心靈滋養課程(如果 MBSR正念減壓)等等,以及成立社區的互助會,有很多事可做。佛教道場在此可發揮大乘救助和渡濟的精神與功能,因為有場地、人力、物力,以及佛法理論為指南。在西方國家,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與宗教師都發揮很大的社會功能與貢獻,這是我久居國外的觀察,曾把這份心得於2008年在台北佛教觀音線演講時告訴大眾。我殷切地希望佛教界也能多點這方面的實際行動和關懷,大慈大悲除了口號與理念,更是可以真正的為苦難的社會做些什麼或改善什麼。

個人部分 : 如果自己有能力應變就問題不大,如資產重新規劃、生活方式調整、改換職涯跑道,參加各類調理身心的活動等都是可行方向。如果自己沒有能力應變,就需要成立或參加互助會( support group)給予輔導或輔助。support group在國外很流行。

(本回答由旅居加州的MBSR指導老師蔡淑英女士回覆)


編按:網站不定期採訪請教國內外的老師,期望讓大眾從自己紓壓開始做起,擴張到周遭親友,與大環境,讓身心安穩下來以因應社會持續變動產生的壓力。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台大醫院舉辦由衛生署補助、專為醫護人員而進行之正念減壓(MBSR)訓練


      全台灣第一個為專業醫護人員開設的正念減壓(MBSR)八週課程,已於昨晚圓滿完成歷史性的首梯。這個課程/工作坊由臺大醫院護理部主辦,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邀請到MBSR專業師資陳德中心理師授課,地點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此亦列為101年癌症防治專業人員培訓計畫之一。

    參與的近三十位醫護人員學習態度非常認真,在肯定正念減壓法的成效外,並紛紛表示要把自己所學及所體驗的用來嘉惠其所照顧的病人們,相信這小小的種子在台灣醫療界種下之後,將來會慢慢開花結果,也希望這種預防醫學與心身醫學的模式,能在未來漸漸協助省下不必要的醫藥支出與國家健保花費,讓民眾更健康、更喜悅。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生活之藝術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平靜與和諧,因為我們的生活中缺乏了平靜與和諧。我們每個人都時常會經驗到情緒上的動盪,刺激,不和諧,與痛苦;當一個人因此而受苦時,他的痛苦不會僅限於自身,他也會把痛苦傳給其他人。受苦的人四周都瀰漫著激動的氣氛。每個接觸到他的人,也會受到刺激,變得激動。當然這不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 


我們應該與自己達成平靜,也與其他人達成平靜。畢竟,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都必須生活在社會中─與其他人相處。我們要如何平靜地生活呢?我們要如何與自己和諧相處,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讓其他人也能過著平靜與和諧的生活? 

當我們情緒激動時,為了能脫離這種激動,我們必須知道它的基本原因,這種受苦的起因。如果我們探究這個問題,就會清楚知道,每當我們開始在心中產生任何負面的不淨雜染時,我們就會變得激動。心中的負面念頭是無法與平靜和諧共處的。 

我們是如何產生負面念頭呢?再次經過探究,就越來越清楚,當有人的行為是我不喜歡時,當我看到我不喜歡的事情時,我就會不快樂。不想要的事情發生了,我就在內心產生了緊張。想要的事情沒有發生,碰到了阻礙,我也會在內心產生緊張;我開始在內心打結。終其一生,不想要的事情一直發生,想要的事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這種打結的過程與反應非常難解,使整個心理與身體都變得如此緊張,如此充滿了負面情緒,生命變得非常痛苦。 

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問題,那就是讓生命中沒有任何不想要的事情會發生,而所有事情都如我的期望般發生。我一定要發展出這種力量,或某人有這種力量,只要我懇求,就會來幫助我,讓不想要的事情不會發生,而我想要的一切事情都會發生。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一輩子事事稱心如意,而不會碰上任何不想要的事情。一直會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所以問題來了,面對這些我不喜歡的事情,我要如何才能不盲目地反應?如何才能不產生壓力?如何才能保持平靜和諧? 

在印度與其他國家,過去都有聰明而神聖的人研究這個問題─人類受苦的問題─因而發現了一個對策:如果發生了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因而開始反應,產生憤怒,恐懼或任何負面雜染,那麼我們就要立刻轉移注意力到其他的事情上面。例如,站起來,喝杯水─你的憤怒就不會增加,你就可以擺脫憤怒。或開始計算數字:一,二,三,四。或開始覆誦一個字,或一句話,或某些咒語,也許是一個神明的名字,或你信仰的某個聖人;於是你的心就被轉移了,在某種程度,你就可以擺脫負面雜染,擺脫憤怒。 

這個對策很有幫助,很有效。到現在都還是有效。照著練習,你的心就不再激動。但是,事實上,這個對策只對於意識層面有效。事實上,靠著轉移注意力,我們是把負面雜染更深入壓抑到潛意識之中,而在潛意識的層面,我們會繼續產生與增加同樣的負面雜染。在表面上,有一層平靜與和諧,但是在心的深層,有一個充滿負面壓抑雜染的沈睡火山,遲早會猛烈爆發出來。 

還有其他探究內在實相的人,更進一步地探索下去;藉著體驗他們自己內在身心實相,他們發現轉移注意力只是在逃避問題。逃避不是答案;我們必須面對問題。每當我們心中產生負面雜染時,只要去觀察它,面對它。當我們開始觀察心的任何負面雜染時,它就開始失去力量,慢慢萎縮,最後被根除。 

這是一個好的對策,能夠避免極端的壓抑或放任。如果讓負面情緒保存在潛意識之中,並不能根除掉它;如果以言語或行動表達出來,只會造成更多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去觀察,雜染就會消退,我們就可以根除這些負面雜染,得到解脫。 
聽起來很棒,但是真的這麼實際嗎?對於一個平凡人而言,面對不淨雜染有這麼容易嗎?當憤怒生起時,它很快就會征服我們,我們甚至都沒有注意到。被憤怒控制住之後,我們就會在言行上做出對自己有害,對他人有害的事情。當憤怒過去之後,我們開始哭泣懺悔,懇求他人或神明原諒:「喔,我犯了錯,請原諒我!」但是下次當我們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又開始同樣的反應。一切懺悔都沒有任何幫助。 

困難的是,我沒有覺察到不淨雜染的生起。它是開始於潛意識的深層,當它到達了潛意識的表層時,已經具有了很強的力量,才會征服我,讓我無法觀察它。 

所以我必須自己找一個私人秘書跟在身邊,每當憤怒開始時,他就說,「請注意,老闆,憤怒開始了!」由於我無法知道憤怒何時開始,我必須找三個私人秘書,全天二十四小時分成三班!如果我請得起他們,當憤怒開始生起時,我的秘書就會告訴我,「喔,老闆,看,憤怒生起了!」我的第一個反應大概會是打他一巴掌罵他,「你這個笨蛋!你以為我請你來當我老師嗎?」我被憤怒完全控制住了,任何忠告都沒有幫助。 

就算是智慧佔了上風,我沒有打他巴掌,而是說,「謝謝你,現在我要坐下來觀察我的憤怒。」這樣可能嗎?當我一閉上眼睛想要觀察憤怒,憤怒的對象就會立刻浮現在我腦海─那個惹我生氣的人或事。然後我就不是在觀察憤怒本身了。我只是在觀察那個情緒的外來刺激。這樣只會助長憤怒;這不是辦法。要想抽離於外在導致刺激的對象,來觀察任何抽象的不淨雜染,抽象的情緒是非常困難的。 

然而,有一個人探究到了最終的實相,他找到了一個真正的解答。他發現每當心中生起任何不淨雜染時,在身體的層面也會發生兩種現象。第一是呼吸會失去平常的節奏。每當心中出現負面雜染時,我們就會開始加重呼吸。這種現象很容易觀察到。在更細微的層面,身體內部也會生起某種生理化學的反應─生起了某種感受。每一個負面雜染都會在身體內部某個地方引發某種感受。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解答。平常人難以觀察到心中抽象的負面雜染─抽象的恐懼,憤怒或貪愛。但是經過適當的訓練與練習,我們很容易可以觀察到呼吸與身體感受─兩者都直接與心理負面雜染有關。 

呼吸與感受在兩方面對我們很有幫助。首先,它們就像我們的私人秘書。每當我心中生起不淨雜染時,我的呼吸就會不再正常;呼吸會開始警告,「喂,出問題了!」我無法打我的呼吸巴掌;我必須接受這個警告。同樣的,感受也告訴我有事情不對勁了。我收到這些警告,就開始觀察我的呼吸,我的感受,於是我發現,不淨雜染很快就會消退。 

這種身心現象就像銅板一樣有兩面。一面是心中生起的各種思想與情緒。另一面是呼吸與身體的感受。任何思想或情緒,任何心理上的不淨雜染,都會在當時的呼吸與感受上呈現出來。因此,藉著觀察呼吸與感受,事實上就是在觀察心理的不淨雜染。我沒有逃避問題,而是面對了實相。然後我會發現不淨雜染失去了力量;它不在能夠像以前一樣控制我。如果我繼續觀察下去,不淨雜染最後會完全消失,於是我就保持了平靜與快樂。 

如此一來,自我觀察的方法讓我們看到了實相的兩種層面,內在與外在。先前,我們只是靠著肉眼觀看,而錯失了內在的實相。我總是從外在尋找不快樂的原因;我總是怪罪外在的現實,想要改變外在的現實。而對內在的實相一無所知,我從來都不知道,受苦的原因是內在的,就存在於我自己對於愉悅或不愉悅感受的盲目反應中。 

現在,經過訓練,我可以看到銅板的另一面。我可以覺察到我的呼吸,還有我內在的變化。不管是什麼,呼吸或感受,我都學會了只是去觀察它,不失去心的平衡。我不再起反應,不再累積我的痛苦。相反的,我讓不淨雜染現身,然後消逝而去。 

只要我們勤加練習這個方法,我們就越快能夠脫離負面雜染。心逐漸擺脫了不淨雜染;成為純淨。一個純淨的心總是充滿了愛─對於眾生無私的愛;對於其他苦難眾生充滿了慈悲;對於其他人的成就與快樂充滿了歡愉;在任何情況下都充滿了平等心。 

當一個人達到如此的境地時,他的整個生活模式都開始改變。他不會在言行上做出任何擾亂其他人平靜快樂的事情。相反的,平衡的心不僅為自己帶來平靜,也能幫助他人得到平靜。這個人四周的氣氛將充滿了平靜與和諧,因此也會影響到其他人。 

學習面對內在的一切感受而能保持平衡,就能夠對外在環境的變化也保持超然。不過,這種超然不是逃避世上的問題或冷漠以對。一位內觀禪修者會對其他人的痛苦更敏銳,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減輕他人的痛苦─不會帶著衝動,而是在心中充滿了愛,慈悲與平等心。他學會了神聖的冷靜─能夠完全致力於幫助他人,同時又保持著心的平衡。他平靜又快樂,同時也為其他人的平靜與快樂而努力。 

這就是佛陀所教導的生活之藝術。他從來沒有成立或傳授任何宗教,任何主義。他從來沒有要他的學生練習任何儀式或典禮,任何盲目空虛的表面形式。相反的,他教導學生只要觀察自然的實相,觀察內在的實相。由於無明,我們不斷做出對自己有害,對他人有害的習性反應。但是當智慧生起時─觀察本來實相的智慧─我們就會脫離這種習性反應。當我們不再盲目地反應,當我們能夠展開真實的行動─基於一個平衡的心,一個能夠看見與瞭解實相的心,這種行動必然是正面的,有創意的,能夠幫助自己與他人。 

我們需要的,就是去「瞭解自己」─這是所有智者都會提供的建議。我們不僅要在智性的層面瞭解自己,在觀念與理論的層面瞭解自己。我們也不僅要在情緒或意願的層面瞭解自己,不是盲目地接受人云亦云的說法。這種知識並不足夠。我們必須瞭解現實本來的實相。我們必須在身心現象中直接體驗到實相。這樣就能夠幫助我們擺脫不淨雜染,擺脫痛苦。 

直接體驗到自己的實相,這種觀察自己的方法,就是被稱為「Vipassana內觀禪修」。在古印度佛陀當時的語言,passana的意思是睜開眼睛看,而Vipassana的意思是看到事物的實相,不僅是外表的模樣。我們必須穿透表相,直到觸及整個身心結構的最終實相。當我們體驗到了這個實相後,我們才會停止盲目的反應,停止創造不淨雜染─於是舊有的不淨雜染就會逐漸被根除。我們就能脫離一切的痛苦,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內觀禪修課程中有三個訓練的步驟。首先,我們要在言行上杜絕任何會擾亂他人平靜和諧的舉動。我們如果在言行上繼續那些增生不淨雜染的行為,就無法擺脫心中的不淨雜染而得到解脫。因此,在第一階段的練習中,道德規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持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使用毒品的戒律。杜絕了這些行為,我們的心才會靜下來,才能夠繼續進行接下來的步驟。 

下一步就是要練習控制自己狂野的心,訓練自己的心專注於一個目標:呼吸。我們要盡可能保持注意力於自己的呼吸上。這不是呼吸練習;我們不要調整呼吸。我們只是觀察自然的呼吸,觀察它吸進來,觀察它呼出去。如此一來,我們的心就會更為安靜,不再被激烈的負面雜染所控制。同時,我們也使心越來越專注,越來越敏銳,才能開始觀察自己。 

頭兩個步驟:過著合乎道德的生活與控制自己的心,本身就非常有幫助;但是如果不進行第三步驟,它們可能會導致自我壓抑。第三步驟就是要觀察自己本來的實相,來淨化心中的雜染。這就是內觀,體驗自己內在的實相,藉著有系統而冷靜地觀察不斷改變的身心現象,以身體感受呈現於內在。這就是佛陀教誨的精華:以自我觀察來自我淨化。 

這個方法是所有人都可以練習的。所有人都面對著痛苦。痛苦是宇宙共通的疾病,因此需要宇宙共通的解藥─沒有派別之分。當我們因為憤怒而受苦時,這不是佛教徒的憤怒,印度教徒的憤怒,或基督徒的憤怒。憤怒就是憤怒。當我們被這種憤怒刺激而變得激動時,這種激動不是基督徒,或印度教徒,或佛教徒的激動。這種病況是宇宙共通的。因此解藥也必須是宇宙共通的。 

內觀就是這種解藥。沒有人會反對道德的生活,尊重他人平靜和諧的生活。沒有人會反對發展對於心的控制。沒有人會反對觀察自己的實相,來排除心的負面雜染。內觀是一條宇宙共通的道路。 

以觀察內在的實相來觀察現實─這是在實際與實證的層面來瞭解自己。我們練習這個方法,就能夠開始擺脫不淨雜染的痛苦。從外在粗重明顯的表象,我們穿透到身與心的最終實相。然後我們再超越,體驗到超越身心,超越時空,超越相對領域的實相:完全解脫於一切不淨雜染,一切的痛苦。如何稱呼這種最終的實相並不重要;這是所有人的最終目標。 願你們都體驗到最終的實相,願所有人能解脫不淨雜染與痛苦。願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和平,與真正的和諧。 

願一切眾生快樂

葛印卡老師講於瑞士伯恩 / 感謝台灣內觀中心提供轉載

原文網址:http://www.udaya.dhamma.org/artoflivi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