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正念 (mindfulness) vs 負面思考

許多心靈成長課程、成功學、業務銷售、潛能開發,都很喜歡鼓勵大眾追求『正向思考』、或經歷挫折事件時,要趕快『轉念』,不要『負面思考』。
『正向思考』、『樂觀處事』,這些並不是錯的。假設一個人心智的訓練極為成熟,當遇到失落、創傷事件時,可以在當下清楚體驗身體感受、覺察情緒的狀況 (mindfulness 狀態),在接受這個事實後,因為心境的豁達而看開世間無常的自然法則,則是很健康的狀態。
法鼓山聖嚴法師108自在語有段話,提到:「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這是有階段過程的,一步一步走。而非遇到煩惱的事件時,第一時間就想用控制、壓抑方式,強迫自己不要有負面念頭,要趕快『放下』。輕易跳過中間疏通步驟,是會出問題的。
如果因為害怕「接受負面或失敗結果」,強迫要求自己「不要有負面思考,必須轉念正向思考」,當這習慣養成後,危險性就來了。這行為模式的背後,代表著恐懼「面對」負面的結果,才想急著甩開不舒服的感覺。當持續累積壓力,終究有一天,身心會用不同形式來提醒身體主人,必須要正視內在的情緒與感受。
假設:一個為了提升業績的銷售員,極度自我催眠或暗示可以成功、正面思考看一切事。把情緒拉到很高亢後,但回到現實世界,業績結果不如預期,一而再、再而三的想扭轉負面感受,但結果還是不如所期待,最終會發生很大的精神衝擊。
正念(mindfulness)的方法,則是刻意地留心覺察當下此時此刻的狀態,包含情緒、念頭(或想法)、感受,而且不去評判這個是好的、或是壞的,就只是保持覺察,觀照的清清楚楚。
學習正念/內觀(mindfulness) 處理負面感受情緒,是古代聖者留下的智慧,也是安全且究竟的。清楚的覺察,有助於辨識到問題根源,得以打破自動慣性的循環。身體如此,心理也是如此。在陽明大學陳祖裕教授全人醫療簡報裡,P12頁,腫瘤之所以縮小是因為被清楚辨識舊有痛苦的情緒。
正念的深度練習,可以啟發對自然法則運作的體會。呼吸,有呼,有吸。情緒有升起,也會消失。感受,有強烈,也有淡化,乃至感覺消失。這世間的一切,都是持續的變化,沒有永恆不變的。負面因子的消失,來自於清楚覺察,發現身、心、念頭的無常變化 ,有升起也有消失,而不隨著起舞編故事、說劇情。
可以轉念是好事,但轉念『之前』的起心動念,非常重要,先確保不是因為討厭或恐懼,而強迫式地趕走負面感受,這樣才有機會得到真正的療癒。
作者:Hi Mind 魏孝丞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正念的飲食-吃得好,吃得少



感謝橡樹林授權摘錄。本文摘自:你可以不生氣/作者:一行禪師/橡樹林出版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14367

吃得好,吃得少

  有些人會藉吃東西來忘記悲傷與憂鬱,過量的飲食會引起消化系統的負擔,進而產生憤怒。如果你不知如何處理這種負面的能量,它就會轉化成憤怒、性與暴力的能量。


  當食物「品質很好」時,就可以少吃一點,身體其實只需要平時所吃的一半份量。為了提高吃的品質,吞進食物之前,應該在嘴中咀嚼五十次。當我們慢慢地吃,將口中的食物變成液態時,就可以使腸道吸收更多養分。所以,如果我們好好地吃、細細地咀嚼,就可以比暴飲暴食又未好好消化時,吸收到更多養分。


  「吃」是種很深奧的修行。當進食時,細細地品嚐每口食物,充分地覺察它,覺察自己正在吃東西。我們可以練習念念分明地進食,清楚地覺知自己正在咀嚼,小心地、慢慢地咀嚼,內心充滿喜悅。有時可以停止咀嚼,而與身邊的朋友、家人、僧團所有的同修接觸,感謝我們能坐在這裡慢慢地咀嚼食物,什麼都不必擔心,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當我們如此念念分明地進食,便不會把憤怒、焦慮或未來的計畫吃進去,相反地,品嚐的是別人精心準備的食物,是多麼令人愉悅啊!


  當嘴中的食物咀嚼到幾乎成為液體時,你會更清楚地感受到味道,它也變得非常可口。今天你就可以試試看如此慢慢地咀嚼食物,當開始練習時,要清楚覺察嘴巴的每個動作。你會發現今天的食物變得非常美味,即使它可能只是片完全未塗奶油或果醬的麵包,但它真的很好吃!接下來,你可能會喝一些牛奶,我從來不喝牛奶,而將它倒入嘴中咀嚼,持續念念分明地咀嚼,你可能不知道光咀嚼牛奶與麵包就非常可口。


  當嘴中的食物成為液體時,會與唾液混合,這表示它已經被消化一半了。等它到了腸胃,就變得非常容易消化,牛奶與麵包中大部分的養分就可被身體吸收,你會在咀嚼的過程中獲得許多快樂與自由。當你開始如此進食時,很自然地就會吃少一點。

  當做飯時,小心你的眼睛,不要相信它們,因為它們會讓你吃太多,其實你無須吃那麼多,如果你知道如何念念分明並充滿喜樂地吃,就會發現只需要吃眼睛告訴你的一半份量。試試看,吃些非常簡單的食物,如小胡瓜、紅蘿蔔、麵包與牛奶等,這可能成為你這輩子最好吃的一餐,這真的是很棒的體驗!

  我們在法國的禪修中心梅村(Plum Village),已經試過以這種念念分明、細嚼慢嚥的方式來進食。請試試看,它能讓你的身體、心靈與意識都感到比以前好多了。

  我們眼睛的胃口總是比胃還大,所以必須以正念的能量訓練它們,才能知道身體真正需要的食量。在中文裡,出家眾的「缽」意指「用來適度秤量的工具」,它幫助我們不被眼睛欺騙,當缽盛滿食物時,就知道已經足夠,只要吃這麼多。如果你能這樣吃東西,就可以少買一點,也就能負擔得起有機食品。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或與家人一起做,它也能提供想要種植有機食品的農夫們很多幫助,這豈不是一舉數得。


正念第五學處

  每個人都需要一種以愛與奉獻為基礎的、有智慧的飲食方式,正念五學處就是幫助世界與每個人脫離苦痛的方法(全文請見附錄二)。正念第五學處,就是要深入地觀照我們消費的方式。

  修持正念主要在練習如何念念分明地消費與飲食,讓個人與社會重獲內心的自由。我們已經了解由不正確的消費方式所帶來的痛苦,而決定如此發願:

  「……為了念念分明地飲食與消費,讓我、家人與大眾的身心獲得健康,我在此發願,只吃那些能讓我的身體、意識與家人、大眾的身心,保有祥和、善意與快樂的食物。我絕不消費任何酒類或有毒的物質,也不碰觸藏有毒素的食物與資訊,例如電視節目、雜誌、書籍、電影與談話等。……」

  如果你想好好地照顧憤怒、挫折與絕望,就要考慮依循正念來生活。如果念念分明地喝酒,就能發現它會製造痛苦,攝取酒精不但會帶來身心的疾病,且會將你帶向死亡。酒的製造過程也為世界帶來許多痛苦,因為穀類的使用與世界的糧食不足息息相關。保持正念的飲食,很自然地能帶給我們自由開放的洞察力。 

延伸練習:五感覺知飲食練習APP


原文:你可以不生氣/作者:一行禪師/橡樹林出版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1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