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祈禱的力量


有時候我們祈禱別人健康快樂,但有時候我們只祈禱別人改變。台北有位女士因先生好賭而非常痛苦。她是位佛教徒,每天到寺廟祈禱,願先生能戒賭。她和先生的關係讓她每天備受痛苦折磨。她覺得自己每天日夜辛勞照顧家庭,而他却不顧妻小揮金如土。她不求財富、成功、或健康。她只求有人能幫她讓先生戒賭。

但若這女士只是繼續上廟求先生戒賭,這個祈求會靈驗嗎?佛教教導我們祈求之外,同時也要修行。在祈禱時也要有正見、專注、洞見、慈愛、及悲憫。光是憤怒、責怪、忌妒、及怨恨是不行的。我們需要正念、專注、了解、及愛的能量來讓線路通電。否則我們的祈禱怎能傳到聆聽者的耳朵呢?如果那位女士了解她和先生彼此密切相關,雙方的行為互相關連,那麼她或許可以看出困擾她的問題癥結何在。

我們如何祈禱呢?我們是用口、用心來祈禱,但那還不夠。我們還要用身體、語言、心意、以及日常生活來祈禱。藉由正念,我們的身口意能夠合一;身口意合一時,我們便能產生足以突破困境的信心和愛的能量。

有效祈禱的兩個重點

有效祈禱的重點很多,但有兩點似乎最重要。首先,要在自己和受禱者之間建立關係。這就像打電話需要電話線一樣。之前我問過「我們向誰祈禱?」而且我回答,祈禱者和受禱者是兩個無法彼此區隔的存在。這是佛教的基礎,而我很確定在每個宗教裡都有一些了解此點的資深修行人。他們能夠明白:神在我們心裡,神就是我們,我們就是神。觀想的偈頌全文如下:
   禮敬者以及被禮敬者,在本質上都是「空」
   所以彼此之間的溝通,是難以言喩的完美

有效祈禱的第一重點是我們和受禱者之間的溝通。而因為我們和受禱者相互關連,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也超越時空限制。當我們這樣禪修溝通時,連線建立並且溝通立刻實現。那時,線路是暢通的。

我們知道,電視台發送訊號到衛星,訊號再傳送到電視機需要點時間,讓電波在空中傳送。但祈禱的溝通傳達完全不受時空限制。我們不需要衛星,不需要等一兩天才有結果,結果是即時的。當你沖泡即溶咖啡(instant coffee)時,雖然號稱即溶,但你還是得燒開水,花時間沖泡,然後你才有咖啡喝。但祈禱則完全不需要任何時間等候,連「即刻」(instant)也不用。

祈禱的第二個重點是需要能量。我們已接好電話線,現在需要通電。祈禱的電流就是慈愛、正念、以及正定。正念是身心都活在當下,我們的身和心都專注於一點:現在。如果缺乏這點,無論信仰的是什麼,我們都沒法祈禱。如果你不在當下,那誰在祈禱呢?

要祈禱有效,我們的身心必須安住於當下。當你具有正念時,你就有專注,這是趨向般若智慧(prajna)的條件。Prajna是梵文的洞見及超越的智慧。缺乏這一點,我們的祈禱只不過是迷信而已。





完整書籍精彩內容: 


書摘本文已獲得橡樹林授權摘錄
書籍:祈禱的力量
作者:一行禪師 /施郁芬譯
出版社:橡樹林出版 




不加批判


本文摘自: 當下,繁花盛開 / 作者:喬.卡巴金博士 Jon Kabat-Zinn, Ph.D/心靈工坊出版

在禪修中,不消多久便會發現我們的心總是不停地在評價自己的禪修體驗,或拿來與其他經驗比較,或與設定的期望和標準相比較。這些標準往往出於害怕:怕自己不夠好,怕壞事降臨,怕好事不長久,怕被傷害,怕找不到出路,怕只有自己知道,或怕自己是唯一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我們傾向透過有色眼鏡來看事情:看事情對我有利或不利,是否符合我的信仰或哲學。若事情有利,就喜歡;若事情不利,就厭惡;若以上皆非,我就沒感覺,或根本沒注意到。

當你安在寂靜中,批判的心就如警告船隻的霧號,不時送出訊息:「我不喜歡膝蓋疼」、「這真無聊」、「我喜歡寂靜的感覺」、「昨天禪坐得很不錯,今天卻很糟」、「這對我沒用」、「我不擅於此」、「我不夠好」....這類思考支配著心念,並沈重地壓著心頭,好像頭上頂著裝滿石頭的皮箱,一旦放下來真的會很輕鬆。想像一下,若我們暫停批判,讓每一刻都如實存在,不去評價它是「好」是「壞」,當是何等的寂靜,何等的自在!

禪修意指對浮上心頭的心念,培養不加評判的態度,來了就照單全收。如果缺乏這種態度,便不叫禪修。這並非說就不可以再繼續批判了,當然還會,因為比較、批判、評價深深存在於我們天性,只是當批判升起,我們並不把它攔截下來或視若無睹,就像我們不會這樣對待心裡其他的念頭一樣。

既然知道批判不可避免,而且必然侷限了對禪修經驗的體認,因此我們在禪修中採取的方針,僅僅是目擊身心出現的狀況,去認識它,不咒罵,也不追求。在禪修中,我們感興趣的是直接接觸經驗本身-無論是入息、出息、覺受、聲音、衝動、念頭、觀念、或批判。我們須小心,別陷入對批判的批判,也不要給批判貼上好或壞的標籤。

我們的思考過程既受經驗影響,所產生的想法自然不完全精確,常常是以管窺天的個人之見,因為我們受限於知識或過去經驗而產生的反應與偏見。若未能認清這一點,思考便會受阻,以致看不清當下的一切,還自以為我們充分知悉自己的所見、所感,而且縱有毫髮之差,什麼事也都能下個評斷。若是能熟悉自己這些老招式,觀察它,便能不帶評價地容納和接受。

不加評判,不會使你不知如何在社會中行事負責,也不是指恣意而行都沒關係了。如果我們了解:沉浸在不自覺的愛與憎,將自己障蔽在世界之外,障蔽在生命的根本清淨之外。那麼不加評判便是:能在生命中更清明地行動,在一切活動中更為平衡、更有效率、更具道德。好惡分明的內心狀態,會在內心長期居留,不自覺地餵養我們的習性。若在想要並追求喜歡的事物時,能認識到其中藏著貪婪和愛欲的微細種子;或是在我們排斥或千方百計避免不喜歡的事物時,能認識到其中敵意和仇恨的種子,我們便能使狂心暫歇,並覺知這種或喜好或厭惡的拉鋸力量其實一直不停在內心作用。若說它門是慢性病毒,感染了我們,使我們不能如實看待事情,也無法啟動潛力,倒是一點也不誇張。

延伸練習:聆聽MBSR蔡淑英老師講解不批判的每日練習APP



本文摘自: 當下,繁花盛開 / 作者:喬.卡巴金博士 Jon Kabat-Zinn, Ph.D/心靈工坊出版

書摘本文已獲得心靈工坊授權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