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在禪修中,不消多久便會發現我們的心總是不停地在評價自己的禪修體驗,或拿來與其他經驗比較,或與設定的期望和標準相比較。這些標準往往出於害怕:怕自己不夠好,怕壞事降臨,怕好事不長久,怕被傷害,怕找不到出路,怕只有自己知道,或怕自己是唯一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我們傾向透過有色眼鏡來看事情:看事情對我有利或不利,是否符合我的信仰或哲學。若事情有利,就喜歡;若事情不利,就厭惡;若以上皆非,我就沒感覺,或根本沒注意到。

當你安在寂靜中,批判的心就如警告船隻的霧號,不時送出訊息:「我不喜歡膝蓋疼」、「這真無聊」、「我喜歡寂靜的感覺」、「昨天禪坐得很不錯,今天卻很糟」、「這對我沒用」、「我不擅於此」、「我不夠好」....這類思考支配著心念,並沈重地壓著心頭,好像頭上頂著裝滿石頭的皮箱,一旦放下來真的會很輕鬆。想像一下,若我們暫停批判,讓每一刻都如實存在,不去評價它是「好」是「壞」,當是何等的寂靜,何等的自在!

禪修意指對浮上心頭的心念,培養不加評判的態度,來了就照單全收。如果缺乏這種態度,便不叫禪修。這並非說就不可以再繼續批判了,當然還會,因為比較、批判、評價深深存在於我們天性,只是當批判升起,我們並不把它攔截下來或視若無睹,就像我們不會這樣對待心裡其他的念頭一樣。

既然知道批判不可避免,而且必然侷限了對禪修經驗的體認,因此我們在禪修中採取的方針,僅僅是目擊身心出現的狀況,去認識它,不咒罵,也不追求。在禪修中,我們感興趣的是直接接觸經驗本身-無論是入息、出息、覺受、聲音、衝動、念頭、觀念、或批判。我們須小心,別陷入對批判的批判,也不要給批判貼上好或壞的標籤。

我們的思考過程既受經驗影響,所產生的想法自然不完全精確,常常是以管窺天的個人之見,因為我們受限於知識或過去經驗而產生的反應與偏見。若未能認清這一點,思考便會受阻,以致看不清當下的一切,還自以為我們充分知悉自己的所見、所感,而且縱有毫髮之差,什麼事也都能下個評斷。若是能熟悉自己這些老招式,觀察它,便能不帶評價地容納和接受。

不加評判,不會使你不知如何在社會中行事負責,也不是指恣意而行都沒關係了。如果我們了解:沉浸在不自覺的愛與憎,將自己障蔽在世界之外,障蔽在生命的根本清淨之外。那麼不加評判便是:能在生命中更清明地行動,在一切活動中更為平衡、更有效率、更具道德。好惡分明的內心狀態,會在內心長期居留,不自覺地餵養我們的習性。若在想要並追求喜歡的事物時,能認識到其中藏著貪婪和愛欲的微細種子;或是在我們排斥或千方百計避免不喜歡的事物時,能認識到其中敵意和仇恨的種子,我們便能使狂心暫歇,並覺知這種或喜好或厭惡的拉鋸力量其實一直不停在內心作用。若說它門是慢性病毒,感染了我們,使我們不能如實看待事情,也無法啟動潛力,倒是一點也不誇張。

譯註:
佛法十二緣起中「觸境繫心」的階段,說到凡夫俗子的慣性反應:感官「觸」到合意的外境,即感「受」到樂受,於是產生貪「愛」的執著;反之,感官「觸」到不合意的外境,即感「受」到苦受,瞋心便起,產生排斥的執著,這兩種反應其實是貪愛的一體兩面,人們經常在這一來一往的拉鋸戰中,故難以獲致平靜,體認實相。



書籍介紹: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98489

書摘本文已獲得心靈工坊授權摘錄
書籍:當下,繁花盛開
作者:喬.卡巴金博士 Jon Kabat-Zinn, Ph.D
出版社:心靈工坊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