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

 恐懼生病的迷思︱︱慮病症

文/李政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   檢查沒什麼病卻總抱怨身體不適,家人是在裝病嗎?對一些小毛病過度反應,恐怕患什麼嚴重的疾病,家人是要表達什麼嗎?有一種病︱︱慮病症,需要您來了解與認識。   追求健康長壽可說是人類自古以來追求的夢想,沒有一個人不擔心自己會生病,個人對自己身體的病痛或功能的變化能有適切的關注,乃是維持身體健康平衡所需要的。然而有些人對自己身心健康方面狀況的擔心超過了應有的程度,以致在反覆的就醫檢查之下,全神貫注於健康問題上而失去對其他事物應有的關心或興趣,時時刻刻生活在焦慮恐懼之中。這種情形就是所謂的「慮病症」,需要治療了。 慮病症的表現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對一些生理功能的正常變異過分誇大其病態而擔心不已;另一種則是真正有某些小毛病或小缺陷,患者卻過度反應,恐怕自己患有什麼嚴重的疾病。這兩種狀況其實都可說是一種自戀情結的表現。造成慮病症的原因很多,表現方式也不全然相同,一部分和各個民族的文化和社會價值觀有密切的關係。例如「腎虧」的概念對中國人男性的慮病症便有相當的影響。而近年來經大眾傳播媒介廣為報導渲染的疾病,如愛滋病、B型肝炎等,也可能成為慮病症患者憂慮的源頭。 慮病不是裝病 慮病症的患者並不少見,根據統計,在一般醫療機構看到的病人中大約有3~14%的人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的疾病,而是慮病症令他們去求診。患者當中男性女性的分布沒有差異,發病年齡以30和40歲最常見,患者則多半為社會經濟階層中較低的。 慮病症患者抱怨身體不舒服的部位,通常以腸胃、頭部及心臟血管系統較多,但也可見於身體的任何地方,或者抱怨全身虛弱、疲倦等。事實上患者所報告的症狀大多是對自己身體功能的感覺,例如輕微的癢、痛;正常的生理現象如心跳、腸胃蠕動;或者一些身體狀況的細微變化,如糞便中的黏液、輕微的流鼻水等現象的過度敏感。這些症狀在醫學診斷上多半沒有什麼重大意義,就每個症狀單獨而言,看不出是哪個器官出了問題;就所有症狀全盤考慮,也找不出哪一種疾病會包含這許多的不舒服。然而大家一定要能體諒這樣的患者,他們絕不是有意識的在裝病,也確實深深為這些症狀所苦,害怕自己得了什麼不治之症,或者覺得不看醫師、不做檢查即無法預防或阻止某種嚴重疾病的進行。 人格特徵:過度自我   根據觀察統計,某些人格特徵的人容易發展出慮病症的傾向,例如強迫性人格和自戀型人格。強迫性人格的特點包括完美主義傾向、過度謹慎、倔強、要求凡事都得在自己的預料和控制之下,否則會很不舒服,同時多半很愛乾淨,常有所謂的「潔癖」,或過度節儉甚至到吝嗇的地步。這種人格的人往往會專注於工作或事業成就的追求,無法放鬆自己。自戀型人格的特點則是極度的自我中心,過度關心自己及身體,對別人的批評非常敏感,滿腦子裡想的都是無限的成就與權力。   以上兩種人格特質的共同處是都很在乎自我,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功能,因此在面臨一些生活上重大變化,如退休、事業或感情遭受重大挫折、失去親愛的人時,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周遭人事物興趣的降低,轉為較專注於自己的身體現象。當他們為此去看醫師時,倘若醫師沒有能給予肯定確切的解釋說明,將使他們疑慮更深,進而惡性循環地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甚至擔心患了什麼怪病。   在精神醫學的理論裡,慮病症可能是一種自戀的表現,也就是患者把愛的對象轉移到自己的身體某些部分上,而形成過分專注於自己身體狀況的現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得到周圍人們的關懷與照顧,所以慮病症可說是對愛的訴求或呼喚,也是表達需求的一種方式。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慮病症所要表達的是心中的憤怒,是患者把對別人或自己的潛意識裡的攻擊欲望壓抑下來所造成的,它同時也可能是失落、孤獨以及愛遭到拒絕的結果。有些慮病症則和罪惡感有關,例如有某些患者是在父母或其他親愛的人去世的同時或周年紀念日前後開始擔心害怕自己會罹患和親人死因相同的病。其心理因素可能是因為悔恨當年沒有善盡親人的義務,而轉化為相信自己也會得到同樣的病,藉此滿足他潛意識裡懲罰自己的需求。另外某些慮病症患者也可能在遭遇挫折、自尊受損時,相信自己一定是身體發生了某些疾病,用此取代自己失落的自尊和價值感。 心理治療與教育   有些慮病症可能是先前罹患其他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病、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或身體化症等衍生出來慮病症的症狀,所以治療時必須先針對原來的疾病治療。至於對純粹的慮病症的治療則是以心理治療為主。透過支持性心理治療開放、接納的基本態度,醫師和患者充分討論他所關切的身體狀況和疑慮,有些基本需要的檢查還是得做的,然而精神科醫師會先對患者充分說明這些檢查的目的,檢查結果出來之後更會對患者詳細解釋它們所代表的意義,並且對於某些患者希望做而醫師判斷不需要不適宜的檢查,也要對他們充分解釋不做的理由。   由此建立起患者對醫師基本的信任,避免他繼續到處遊走於各醫院與醫師之間,重複要求做各種檢查,免得造成他本身時間、金錢與醫療資源不必要的浪費,更重要的是患者誤接受了一些侵入性的檢查,導致身體受到意外的傷害。醫師對患者真切的關心,細心的診查,坦誠而深入的討論,與患者建立信任性的治療關係,是心理治療的起點。   而經過詳細教育患者有關身體疾病對心理反應的影響以及相反的,心理上困擾對生理功能表現的影響,醫師幫助患者明暸身體與心理互相作用的關係,同時協助患者抒發內心鬱積的情緒、分擔他的感受,並且逐漸讓他領會外在環境與內在心理狀況和他所擔心的身體症狀之間的關係;然後逐步鼓勵他改善社會功能例如人際關係,工作成效等,幫助他重建成就感與尊嚴,把原本專注於自己身體狀況的心緒拉回來擴大到其他的個人或社會上的事務,依此循序漸進地改善慮病症對患者造成的困擾。   除了針對患者本人之外,他的家人也是急迫地需幫助的,這便需要所謂的家族治療,醫師透過對家屬的教育,幫助他們認識患者重複訴苦的性質,了解患者絕非是在「裝病」,降低對患者的不耐煩與排斥感,代之以體諒與接納,如此便可協助患者逐步減低焦慮的情緒,防止徒勞無益的四處求醫。而病情也能慢慢穩定下來,對自己的身體逐漸恢復信心,而能夠像往日那樣正常的生活工作了。 ======
本文謝謝李政勳主任授權轉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