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正念講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正念講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正念學」講座


「正念學」講座

週日共修專題演講

當今西方醫學、心理治療、腦神經科學、教育學界,對佛教「正念禪修」的研究與應用,連同當代佛教學本有的對「正念禪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的研究,已累積相當的資料,足以形成一門跨學科領域的「正念學」(satiology)。
由於「正念禪修」是佛教修行的核心,並能廣泛地應用在醫學、心理治療與各級學校教育,是自利利他不可或缺的知識與技能,因此著重培養佛教人才的學術單位、寺院與僧團,實有必要積極學習、發展「正念學」這門與當代科學及社會密切相關的整合學科。

演講者:溫宗堃老師

昆士蘭大學宗教學博士
現任法鼓佛教學院專任助理教授、語言與翻譯中心主任;福嚴佛學院兼任教師。研究領域為初期佛教、巴利佛教、正念禪修的理論與實踐。
曾開設課程包括:巴利語文法、梵語文法、巴利佛典選讀、梵語佛典選讀、阿含經導論、長阿含經研究、中阿含經研究、增壹阿含經研究、雜阿含經研究、阿毘達摩泛論、學術論文寫作。

主辦單位:MBSC台北教育中心
演講時間:2012/11/11,pm4:00~6:00
演講地點:MBSC台北教育中心(台北市辛亥路一段7巷4號1樓)
適合對象:對「正念」有興趣或一般社會大眾皆可
講座費用:隨喜贊助場地費
報名方式:即日起,至11月10日(六)止,
電話:            02-23627968      (台北中心)
e-mail:sungyunfeng@gmail.com(雲鳳師姐)

原文節錄自:http://mbscorg.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22.html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正念禪修在西方的應用與發展」講座



      「正念」(mindfulness)淵源自兩千多年前的印度佛教,此種藉以培養正念的訓練方法,被稱為「念處」或正念禪修,訓練的方式包括坐式禪修、行走禪修,身體掃描和日常活動的正念等。

        雖然正念禪修源自印度佛教,但是,其本質並無宗教成分,因此能夠融入美國主流醫學界。自從卡巴金在麻州醫學院附設醫院創立「減壓門診」(Stress Reduction Clinic),將正念訓練帶入主流醫學界以來,至今已三十餘年。現今,西方醫學、心理學界,基於正念的概念,已發展出多種「以正念為基礎的介入方式」(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用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

       隨著愈來愈多的正念研究出現,近幾年來正念訓練亦開始被運用在不同層級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乃至小學教育。本講座旨在介紹西方關於正念禪修運用於各層面的發展現況,以作為正念訓練應用於教育推廣之參考。

主辦單位:MBSC台中教育中心
演講時間:2012/11/23,pm2:00~5:00
演講地點:MBSC台中教育中心(台中市南區文心南路888號13樓之7)
演 講 者:溫宗堃  (澳洲昆士蘭大學宗教學博士.法鼓佛教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適合對象:對「正念」有興趣或一般社會大眾皆可
費    用:隨喜贊助場地費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11/17前寄發錄取通知)。